醫學的灌腸(enema)又稱為浣腸,是指通過肛門引液體灌洗直腸的操作。在醫學運用除了解決便祕之外還可能因手術、檢查(如結腸鏡)之前用來清理腸道,甚至也可藉由灌腸給藥。

 

浣腸劑分成兩種

一種是水性浣腸劑,是單純的生理食鹽水,利用水來刺激排便;另外一種是油性浣腸劑,是常見的含甘油的浣腸劑,不僅能刺激腸道蠕動,也能達到潤滑的功用,所以不須要用力,排便都能很順暢。

 

 

浣腸是屬於藥品或醫療器材,其插管頭形一般都屬尖銳,若使用不當可能會造成直腸受傷或穿孔。

 

早期的浣腸不像今日有輕巧的瓶身設計,而是需要使用器具另外吸取藥劑後再作注射,所以使用者會怕痛是合理的。隨著醫學的進步,浣腸的技術不斷演變,現代的產品不僅在成分、設計上都更加進化,追求的不外乎就是操作便利與舒適性。


 

對於操作浣腸有不舒服經驗者,我們都會建議可在浣腸前端塗一點凡士林,或是選擇圓頭無毛邊管口長頸設計增加舒適感。

  • 圓潤的頭更舒適

  • 長頸設計不僅減少傷及腸壁,也能將藥液更深入地送達腸道,效果更佳


 

除了內容物有差別之外,外觀像也有小巧思,例如好擠壓的多邊型特色


 

經常性使用浣腸劑,是否會產生依賴性?

 

長期使用浣腸刺激腸道,也會使腸胃道的神經敏感度降低,導致身體不知道如何利用正確的肌群而正常排便。

 

便祕尚還有其他替代療法及藥品,除了改善生活習慣,多運動、多吃纖維性食物及補充水分等,如有問題仍應諮詢醫療專業人員。


可參考前一篇文章:銀髮族便祕原因與用藥觀念